什么是骨质增生?

2024-09-02  来自: 福山区德乐骨科诊所 浏览次数:60

骨质增生,又称为增生性关节炎、骨性关节炎、退行性关节病、老年性关节炎或肥大性关节炎,是一种骨骼系统常见的退行性改变。它主要指的是椎骨、关节表面、关节边缘、骨突处的骨小梁和骨密度增加,形成类似“骨刺”的突起。以下是关于骨质增生的详细解析:

定义与概述

  • 定义:骨质增生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、椎间盘、韧带等软组织发生变性、退化,导致关节边缘形成骨刺、滑膜肥厚等变化,进而引发的一种骨破坏现象。这种变化会引起继发性骨质增生,导致关节变性,出现关节僵硬、疼痛、活动受限等症状。

  • 年龄分布:骨质增生多发于45岁以上的中年人和老年人,尤其是长期进行体力劳动或运动的人群,如运动员、重工劳动者等。近年来,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,骨质增生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。

发病原因

骨质增生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  1. 生理因素:随着年龄增长,骨关节表面逐渐软化、变薄,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。

  2. 劳损因素:长期重复某项运动或过度负重劳累,导致关节磨损加剧,从而诱发骨质增生。

  3. 外伤因素:关节面损伤后,形成淤血并逐渐激化、骨化,最终形成骨质增生。

  4. 姿势不良:长期保持不良姿势,如伏案工作、枕头过高等,导致颈椎、腰椎周围肌肉韧带紧张、受力不均,进而诱发骨质增生。

  5. 风寒湿邪:长期受风寒湿邪侵袭,导致气血凝滞、脉络不通,也可能诱发骨质增生。

临床表现

骨质增生的临床表现因发生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,但主要表现为疼痛、活动受限等症状。具体表现如下:

  1. 颈椎骨质增生:颈部强硬感、疼痛感明显,可能放射至肩部及上肢,伴有头晕、恶心、视物模糊等症状。

  2. 腰椎骨质增生:腰部及腰部软组织酸痛、胀痛、僵硬、疲乏,弯腰困难。若骨刺压迫神经根或坐骨神经,可引起局部疼痛、麻木等症状。

  3. 膝关节骨质增生:膝关节疼痛、酸胀、红肿及活动受限,行走、慢跑等简单活动明显障碍。

  4. 足跟骨质增生:走路时足跟有石硌、针刺不适感,晨起时疼痛明显,随时间延长逐渐减轻。

治疗方法

骨质增生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或缓解疼痛,改善关节功能,延缓疾病进行性发展。治疗方法包括:

  1. 药物治疗:口服镇痛药或外用止痛贴剂以缓解疼痛。

  2. 物理治疗:如推拿、按摩、远红外线照射等,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缓解疼痛。

  3. 康复训练:包括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,如腰背肌功能训练、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等,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,改善关节功能。

  4. 手术干预:当以上方法治疗无效或出现特殊情况时,需采取手术治疗以解决严重症状。

预防与注意事项

  • 避免长期剧烈运动:减少关节的过度磨损和负荷。

  • 保持良好姿势:无论是站立还是坐卧,都应保持正确的姿势以减少对关节的压力。

  • 控制体重:减轻体重有助于减少关节的负重和磨损。

  • 注意保暖:避免关节受风寒湿邪侵袭以预防骨质增生。

综上所述,骨质增生是一种骨骼系统的退行性改变,其发病原因多样且复杂。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,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改善关节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