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腰间盘突出?
2024-09-21 来自: 福山区德乐骨科诊所 浏览次数:48
腰间盘突出,医学上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,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腰椎疾病。它主要指的是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,髓核突出,进而压迫到神经根或脊髓,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。以下是对腰间盘突出的详细解释:
定义与成因
定义:腰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的髓核、纤维环等组织,由于长期的退化、外伤或其他因素,导致髓核从纤维环中突出或脱出,进而压迫到神经根或脊髓,引起腰痛、下肢疼痛等症状。
成因:
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:随着年龄的增长,椎间盘逐渐失去水分,弹性降低,容易发生退变。
损伤:长期反复的外力作用,如弯腰、扭转等动作,可以造成椎间盘的轻微损伤,进而加重退变的程度。
遗传因素:部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。
先天异常:如腰椎骶化、骶椎腰化等发育异常,也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。
诱发因素:包括不良的生活习惯(如长期久坐、缺乏锻炼)、突然负重、受凉等,都可能诱发腰椎间盘突出。
典型症状
腰痛:多数患者早期会出现腰痛的症状,发病急骤且难以忍受,主要为持续性腰背疼痛,站立时疼痛可能加剧。
坐骨神经痛:患者在后期常表现为坐骨神经痛重于腰背痛,或仅有坐骨神经痛,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。
下肢麻木:当局部突出刺激到本体感觉时,就会引发下肢麻木。
下腹疼痛:高位的局部组织突出可能挤压刺激腰椎1-4神经根,导致下腹部、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。
马尾综合征: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导致马尾综合征,表现为鞍区或小腿为主的根性疼痛与感觉障碍,伴随有下肢运动神经元性瘫痪。
治疗方法
保守治疗:适用于症状较轻、病程较短的患者。包括卧床休息、物理治疗(如热敷、按摩、针灸等)、药物治疗(如营养神经药物等)等。
手术治疗:对于症状严重、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,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。手术方式包括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、椎间孔镜手术等,目的是减轻压迫和恢复脊柱稳定性。
预防措施
加强锻炼:增强腰部和腹部肌肉的力量,提高脊柱的稳定性。
避免久坐:定期起身活动,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。
保持正确姿势:无论是站立还是坐着,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,避免腰部过度受力。
避免受伤:注意保护腰部,避免突然负重、扭转等动作导致腰部受伤。
综上所述,腰间盘突出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腰椎疾病,其典型症状包括腰痛、坐骨神经痛等。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,可以有效缓解病情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